一直以来,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成为困扰众多企业的问题。如今,这个问题在舞阳街道将得到解决。
原来,街道请来了一位“得力管家”——在积极探索“党建+社工”新模式下,与星辰社工建立“红管家”服务驿站,把党建工作从企业拓展到了社会组织。
8月28日下午,在服务驿站,社工作为新社会组织,与企业所属的新经济组织进行结对,并与街道两新工委委员们一起,针对目前非公党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场三方头脑风暴。
“我们企业的党员都是技术骨干,全国各地到处跑,无奈经常缺席固定活动日。”龙一纺织党务工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在场不少企业都头疼的问题。“是呀,我们企业流动人员很多,党员培养困难。”远创进出口公司党务工作者沈灿霞也道出了自己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中面临的尴尬。
“时间、人员、结构,归根结底就是观念问题。”听完了现场四位企业党务工作者的问题,两新工委委员蔡伟丽作为街道党建工作指导员之一,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尝试将党建活动连上‘网’,通过网络与企业技术培训等活动结合开展,从而解决时间问题。”
在半个多小时的开放空间内,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这次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寻找出的对策,也将纳入星辰社工的服务方案中去。
“辖区共有100多家企业,单建非公企业党支部却只有4家,不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较为薄弱。”街道组织委员吴丽娟告诉记者,“社工党员具有年轻化、知识化、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同时助推企业经营发展。”
在县“两新”工委副书记严峰看来,“之前,企业组织党建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将社工组织融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进一步激发了党建工作的魅力和动力,是一次探索和创新,值得肯定借鉴和推广。”